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统计,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,死亡502人。
目前,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,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乎100%,患者一般于3~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,故应加强预防措施。

狂犬病死亡率几乎100%!被犬、猫等咬伤后,必须要掌握的一些自救措施。
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,多见于犬、狼、猫等肉食动物。
人如果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病犬、病狼、病猫等动物咬伤后,动物唾液中的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而感染病毒。
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肌细胞,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,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,而后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扩散,并不延血液扩散,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。
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会发病,潜伏期长短不一,多数在3个月以内,长则数年。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(儿童较短)、伤口部位(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)、伤口深浅(伤口深者潜伏期短)、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,其他如清创不彻底、外伤、受寒、过度劳累等,都可能使狂犬病提前发生。
人被犬、猫等带病动物咬伤、抓伤后,引发狂犬病的因素与咬伤部位、创伤程度、伤口处理情况、衣着薄厚以及是否注射疫苗等有关。
特别是夏季,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、冲动,出现攻击人的行为,再加上夏天人们穿着单薄,动物咬人致使感染狂犬病事件更容易发生。